緬甸炒飯配牛油果醬 (Guacamole) — 上篇

牛油果醬 (Guacamole) 是大學時期在美國交換生時向中餐館的墨西哥裔大廚和墨西哥裔同屋分別學來的,很有信心是相當正宗。這天剛好沒有檸檬了,清淡的調味使它和緬甸炒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時間有限,上篇先記炒飯。

緬甸炒飯

緬甸炒(冷)飯 是在仰光機場買的料理包。以為只是調味包嗎?打開才知道,原來有一包半斤的緬甸米,還有各式香料、炸乾蔥、腰果、葡萄乾和三包油。幸好我沒有把它放到長蟲才打開。

緬甸米,圓身、灰白色,煮出來是散的乾的,類似南亞那些乾鬆鬆的米飯,然而南亞的米是細長的。緬甸的鄰居泰國也吃細長的米,他們的米飯雖然稍硬,但是有黏性、不乾。

盒身說明簡潔到只有不到30字,只能了解到把米和不知道五包之中哪一包香料放進飯鍋煮熟,其餘都是謎樣的空白。

我就這麼做了。把緬甸米洗一洗,混入半杯平時吃的米平衡一下口味,再拌入兩包粉狀的香料和一些青豆、玉米粒,放入電飯鍋以一般煮飯程序煮之。後來發現香料還是放錯了,有一包桂皮、月桂葉應該是這個環節放的。

煮好的米飯果然是乾而散的,淺灰棕色,有肉桂、豆蔻的香氣,加入料理包中的腰果、葡萄乾、炸乾蔥,與新鮮切碎荽茜拌勻。料雖多,口味還是清爽的,不錯吃。

沒有吃完的緬甸煮飯,再後來就變成了炒飯。

料理包中還有兩包油沒用,其中一包清透的、另一包是半濁的。清透的可能就是包裝上寫的牛油果油,打開半濁的下到鍋裡,一陣奶香散開,應該是酥油(Ghee)。

用無塗層的鑄鐵鍋燒熱酥油,下碎洋蔥炒到金黃色,加入緬甸煮飯,翻炒至有飯焦,再拌入新鮮切碎荽茜,成了。

二人餐:鹹菜胡椒豬手小火鍋

二人小火鍋,是無時間人撐枱腳的好選擇。

這天在街巿,想起胡椒豬肚湯,但豬肚很麻煩,所以決定鹹菜煮鹹豬手,放很多胡椒來代替。後來證明,鹹菜煮鹹豬手,是鹹加鹹變太鹹,不如用新鮮豬手。街巿店鋪賣的鹹豬手,賣相很好,但製作過程加多了什麼東西,肉質變得怪怪的,下次還是自己製作好些。

湯底

1/3件鹹酸菜,切大塊,約合一飯碗,用清水浸洗,抓乾,以減少鹽份

豬手或鹹豬手一個,切件或起骨

甘筍、粟米:各一條,切塊

上述各樣,全部放在湯鍋裡煮,配2L水,加入整白胡椒 1 湯匙,至少煮40分鐘或更久。湯頭應要變成淺乳白色。重點的重點是,不需要再加任何鹽。

二人小火鍋

不能少的是響鈴捲,另外再配一些蔬菜就可以啦。